Thursday, January 12, 2023

從馬克思的貧困理論,看貧困產生的原因!

對於貧困產生原因問題的研究,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空想社會主義學家不同的是,馬克思是從實際出發,深入到製度根源之中的。

他克服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空想社會主義學家關於貧困學說的弊端,指明資本主義制度就是無產階級貧困的總根源,而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剩餘價值和資本積累則是引發貧困的具體原因。

正是在對貧困產生原因探析的基礎之上,馬克思才探尋到了解決貧困的科學道路。

01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

馬克思認為,貧困產生於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這種分離最初體現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

對於農民來說,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是被掠奪土地轉變為無產者的過程。

以英國為例,馬克思陳述了農村居民土地遭受掠奪並且被強行趕出土地的事實,"掠奪教會地產,欺騙性地出讓國有土地,盜竊公有地,用剝奪方法、用殘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財產和克蘭財產轉化為現代私有財產"。

馬克思將這種原始積累方法諷刺為"田園詩"式的方法。

農村居民遭受這種"田園詩"式地掠奪後,喪失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等生產資料,變成了一無所有的自由人,即無產者

此外,這些農村居民被驅逐後還不受法律的保護,15世紀末西歐還頒布了懲治他們的血腥法律,使他們的生活狀況更加窮困。

資本的原始積累,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得以確立,而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既是物質財富的再生產,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再生產出了僱傭勞動這一生產關係,以及用來剝削勞動者的條件。

勞動者被剝奪了生產資料後,處於一無所有的狀態,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適應新的生產方式,被迫參與到僱傭勞動的關係之中,成為資本的附庸。

馬克思在闡述農業工人貧困問題時,提到新興的資產階級對工人的壓榨。

這些新興的階層由於在社會中佔據統治地位,利用國家權力做出壓低工人工資的規定,將工資強制性地限制在一個有利於其自身賺錢的範圍內,並且他們還在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上進一步加強對勞動力的剝削。

勞動者喪失生產資料後本就一無所有,而當他們成為僱傭工人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又開始了對他們的新一輪壓榨,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貧困程度。

所以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就是無產階級貧困的開始,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就是無產階級貧困的再生產過程。

02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剝奪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剝奪導致了無產階級的貧困問題。

第一,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剩餘價值是由勞動力生產出來的。

而勞動力能夠生產剩餘價值必須滿足可以作為商品的身份。

一般當勞動者被剝奪了生活生產資料後,作為自由人的他們除了自身的勞動力外兩手空空,為維持生存,勞動者只能將勞動力變為商品,這時候勞動力創造剩餘價值的條件就形成了。

第二,勞動力勞動的過程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僅創造出了自身的勞動力的價值,還創造出了比它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我們就稱創造的這部分多於勞動力價值的價值為剩餘價值。

前者勞動力的價值往往以工資的形式表現,後者剩餘價值往往以利潤的形式表現,這兩部分價值都由勞動者創造,本該都歸勞動者所有,而剩餘價值卻被資本家無償佔有了。

第三,剩餘價值的生產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另一種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也可以說是資本家用來剝削工人的兩種方式。

為了剝奪工人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往往通過在這兩種生產方式中"做文章"來降低勞動力的價值,比如,在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中,資本家會通過延長勞動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的方式來生產更多的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延長,勞動強度增加,而工資卻沒有相應地增長,生活條件只會越來越差。

在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中,資本家主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縮短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勞動力的價值。

第四,剩餘價值的生產反映的其實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

"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上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就是剩餘勞動的吮吸……不僅使人的勞動力由於被奪去了道德上和身體上正常的發展和活動的條件而處於萎縮狀態,而且使勞動力本身未老先衰和過早死亡"。

資本家在最大化追求剩餘價值的過程中,損害的是工人的利益。

馬克思指出,剩餘價值率體現的正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

資本家為提高剩餘價值率,必然會降低可變資本,壓榨工人,工人到手的工資難以維持自身生活水平在當時情況下也就成為常態化現象,所以很容易造成無產階級的貧困。

03資本積累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提出資本積累的規律,資本的不斷積累伴隨的是社會貧富的兩極分化。

剩餘價值既從資本產生,反過來也"產生"資本,資本積累的本質就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資本積累同樣也就是貧困的積累。

馬克思通過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的構成及其在積累過程中所起的變化,得出工人階級的命運必然是隨著資本的積累而不斷惡化的結論。

當資本家們由於惡劣競爭而紛紛通過改進技術、引進大機器生產等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時,資本的有機構成也不斷提高,這時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始終低於資本的增長速度,市場上勞動力的數量龐大,而勞動力的需求量卻呈現相對下降的趨勢,這就是馬克思所闡述的事實,"資本主義積累不斷地並且同它的能力和規模成比例地生產出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過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資本積累不斷地產生出相對過剩人口,相對過剩人口就是那些遭受排擠而處於半失業或全失業狀態的工人,他們沒有正式工作,收入極不穩定,隨時都可能遭受極度貧困的威脅。

在總結資本主義積累的規律時,馬克思指出,產業後備軍的數量是與社會財富(或者資本)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成正比的,當社會財富增長越快時,產業後備軍的數量和工人階級中的貧苦階層也就越大,這時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

馬克思最後得出結論:"工人的狀況必然隨著資本的積累而惡化……資本積累……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難不難?河南大風導緻小麥倒伏,河南農民哭訴發聲!

身為編輯,我深知新聞報道的力量。今天,我將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 河南 大風導緻小麥倒伏,河南農民哭訴發聲的評論區紮心的頭條號推文。我們將以中肯又真摯的態度,為大家呈現這令人心痛的現象,並希望藉此引發社會對農民困境的關注與思考。 難不難?河南大風導緻小麥倒伏,河南農民哭訴發聲!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