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5, 2023

6月輔助梯隊:T0輔王誕生,劉禪晉級“三巨頭”,劉邦悶聲發財!

注: T1的意思是指版本第一梯隊的英雄,這類英雄會比普通英雄較為強勢,而T0的意思是指凌駕於第一梯隊,屬於版本非ban必選的英雄。

本榜單是結合了官方所公佈的"排位巔峰賽數據"和" KPL職業賽英雄出場率",所總結出來的榜單。

【輔助梯隊】

T0:張飛

T0.5:孫臏太乙真人東皇太一蘇烈劉禪

T1:鬼穀子牛魔鍾馗,桑啟,劉邦明世隱

T2:廉頗魯班大師莊周,大喬,蔡文姬項羽

T3:墨子,瑤,張良盾山蘭陵王金蟬

T4:姜子牙夏侯惇白起

S31賽季末的輔助位,屬於百花齊放的位置,除了個別的黑科技輔助之外,其余英雄,基本上都能根據陣容來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

畢竟輔助裝迎來了大改,尤其是極影的重做和旭日初光的上架,使得每一位輔助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

而在其中,張飛依舊是最為"萬金油"的輔助,他在任何陣容中都有"就業崗位",可攻可守,還能反野入侵,十分百搭。

最重要的是,隨著堪比典藏的新傳說皮膚的上架,也讓更多玩家願意去嘗試和使用張飛,使得他即便在中低分段裡,也有著十足的熱度。

以上是張飛最新的巔峰賽數據,在52.13%勝率的前提下,出場率高達25.8%,已經連續半年蟬聯榜首了,跟其他輔助有明顯的斷層。

接下來的T0.5梯隊,有三位英雄需要重點講解。

第一位,孫臏在S31賽季裡,被砍了兩刀,尤其是二技能削弱了20%基礎效果(滿級不變),使得他在逆風時,很容易一崩到底,更難發育成型。

不過,好在孫臏吃到的紅利屬實有點多,再加上坦克版本的降臨,這才不至於讓他從T0跌落至"下水道"當中。

以上是孫臏最新的巔峰賽數據,出場率和勝率依舊不錯,但Ban率已經從60%下滑至30%了,說明大部分玩家都知道利用快攻來克制孫臏了。

第二位,東皇太一在5月底迎來了半重做,使得他的回血能力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前中期的坦度也比較誇張,遇到對面是多近戰英雄時,1v2都沒有問題。

在此前提下,東皇太一的梯隊也直接從T1重回至T0.5,在巔峰賽里,更是擁有恐怖的79.23%Ban率,屬於獨一檔的存在。

第三位,劉禪在6月份喜提了一款史詩品質的新皮膚,玩家可以通過三週的任務量來免費獲得,這也讓原本就已經起飛的劉禪,優先級再次暴增了許多。

以上是劉禪最新的數據,他在巔峰賽里,BP率甚至超過了張飛,這還是在51%勝率的前提下,算是極其亮眼的了。

其實,即便沒有新皮膚,S31賽季的劉禪,也屬於正在悶聲發財的輔助,畢竟極影的重做+輔助裝的數值提升+極寒風暴的加強,使得劉禪的整體戰鬥力至少提升了一檔。

尤其是在裝備成型後,劉禪就能徹底化身為輔核,不僅有足夠的輸出秒脆皮,還可以通過高頻率的控制和護盾,讓對面戰刺難以順利的打完一套連招,會被無限折磨。

也正因如此,劉禪才能跟蘇烈和張飛並稱硬輔三巨頭,綽號"三大金剛",是很多戰刺最不希望遇到的輔助。

至於T1梯隊,則有兩點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點,由於鏡和戈婭這兩位突進型英雄的徹底起飛,成為當前射野雙C的扛把子,使得劉邦的戰略價值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跟鏡搭配時,能像"馬瑤體系"那樣,打出1v1大於2的效果。

以上是劉邦最新的頂端局數據,越是高分段,他的勝率就越高,屬於戰刺最愛的輔助之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劉邦是不能出專精裝的,畢竟他主要利用大招的減傷和護盾,來拉高戰刺的先手能力,讓鏡或者瀾這類打野至少可以打完一套。

第二點,經常會有同學問我,說牛魔為什麼不能成為頂級輔助?

牛魔要位移有位移,要坦度有坦度,控制量也充足,到底跟"劉蘇張"差在哪裡呢?

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牛魔對脆皮的殺傷力太小了

我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殘血脆皮,在看到張飛,劉禪或者蘇烈時,怕不怕?

相反,如果遇到的是牛魔呢?那是不是就不怎麼慌了。

畢竟牛魔沒有單獨切C的能力,且二三技能都依賴閃現,如果你和他都同時擁有閃現的話,那基本上是很難被收掉的。

說直白一點,牛魔還是太吃隊友了,大多數時候都只能打配合和被動挨打,這在輔助起飛的版本里,明顯是會吃虧的。

以上是牛魔最新的巔峰賽數據,只能說中規中矩,遠沒有"劉蘇張"那麼突出。

至於T2及以後的梯隊,變化並不大,這裡就不一一解析了。

衝分英雄推薦:張飛和劉禪

銘文出裝:10x宿命,10x虛空,10x調和

在隊友沒有對線壓力時,可以把星泉換成救贖,如果帶懲擊出巨人之握+專精裝,則換成形昭之鑑,讓開團能力變得極其突出。

銘文出裝:10x宿命,10x虛空,10x狩獵

劉禪的一技能加速效果會衰減,為了保證自己的粘人能力,建議補一手形昭之鑑,加上極寒風暴+不祥徵兆的雙重減速,能讓沒有位移的敵人徹底絕望。

-------------------------------------------------

查看全英雄出裝銘文,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MrPoker

記憶涇川!一組照片帶你見證涇川的時代變遷

Thursday, June 22, 2023

那些年的夏天,我們去挖知了猴,挖來挖去,不知不覺快成了小老頭

上週出去搬了一周的磚,這麼熱的天哪,真不容易。

往回走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高速公路兩旁都是樹林,密密麻麻的。此時裡面卻是星光點點,我有點納悶,這是螢火蟲安了能量加速器了?

定眼一瞧,都是拿著手電筒的人。沒錯,又到了抓知了的時候了。

1、

知了是一種生來就帶著悲催基因的生物。

在地下好多年暗無天日,出來餐風飲露叫上一兩個月,最後抱著樹枝望著遠方一輩子就這麼結束了。

當然,身下的樹枝裡面,留著它的崽。能有這個結果,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古代詩人或浪漫或憂鬱,他們寫了很多詠蟬的詩。不管是高興、悲傷、苦悶、放縱還是相思、想家、離別、謫遷等等都能通過詠蟬表達出來。

詠蟬,首先得聽到蟬鳴,不鳴不詠。這就是古人和蟬的約定,你不叫喚,我不詠蟬。

怎麼個詠蟬法,全看我心情。

所以說知了猴挺可憐的,你不出來,都懶的理你。

真的懶得理嗎?完全不是啊,知了的悲劇不是孤單,是太好吃了!詩人不理廚子理!所以大才子曹植這麼說,欲翻飛而逾滯兮,知性命之長捐。委厥體於膳夫,歸炎炭而就燔。

膳夫,就是廚子,抓了知了烤了炸了給人吃。

這句話來自曹植的《蟬賦》,寫得很有意思,寫蟬也是寫自己,值得一讀。

實際上,早在商周時代,上至宮廷,下至平民,莫不以知了為美食。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加工技術有了提高,美味升級,全民追蟬,油炸火烤,差點把這東西給吃的絕種了。

就這麼一直吃到現在。

不過弄不清楚的是,古人到底是吃知了猴多,還是變身後的蟬多,咱沒有具體研究過,也說不清楚。反正現在是以吃知了猴為主,大知了多少有點下不了嘴。

知了的生命力實在太強了,吃到現在也沒有絕種。不過情況也不大好,野生的遠遠不夠吃的,已經開始人工養殖很多年了。

這些年就覺得奇怪,怎麼現在的金蟬又空又脆,毫無咀嚼感,也不香了。後來才明白,這就是能人搗的鬼。本來在地下多少年才能長得結結實實,現在兩三年出來就給炸了,能好吃了嗎?

因為我們從小就吃炸的知了猴,口味有變化,逃不過我們的嘴巴。

小時候在農村,家里外面到處都是樹,到了這個季節,最不缺的就是這個。村里小孩閒著沒事,到處挖知了猴。

我家院子裡有一個大棗樹,兩棵大梧桐,西邊還有四間地基沒有蓋,被父親用青磚圍成了一個大院子,裡面種了二十多棵樹。

趕上下雨天,我們就開始興奮,躍躍欲試。因為只要雨一停,雨水滲入到地下,已經成蟲的知了猴就憋不住想出來了。

找知了猴也簡單,有雙好眼睛就行,看到地上有個小黑洞,小指甲一摳,洞口立馬變大,那就沒錯了。

這個小黑洞,其實是個工程事故。

知了猴長大了,揮著前腿在裡面向上挖呀挖,一直挖到離地面還有薄薄的一層,休息一下,等天黑了就出去。

畢竟天亮出去容易晃著眼,也曬得難受。

結果來了一場雨,這薄薄的一層下面也沒個支撐,很塊中間部位就塌陷了。本來屋子塌了已經很不幸了,又遇上我們,生命的終點就從天空變成了油鍋。

這是很難得的小孩能給家裡添個菜的機會,老哥帶著我滿院子找窟窿眼,有些已經快爬上來了,打開就能給拽出來。

有些聰明的縮在裡面不出來,看洞外那兩個人類幼崽不像好人吶。

這就得使點壞了,一點水灌進去,不出來也得出來,是淹死還是出來淹死你自己選。其實也沒得選,出來淹死,最起碼死得乾淨。

為什麼出來也是淹死而不是炸死呢?是因為出來得清洗乾淨,再放點鹽泡一段時間,里里外外都清清爽爽的才好下油鍋。

2、

知了這東西,也不是說哪裡都有,它也懂風水,哪里風水好就去哪裡。

我們老家那地方,四面環河,可以種水田,不知道是不是知了猴覺得地下有點潮,所以產量不是太豐富。

每次清剿幾遍就沒了,總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那時候也沒人賣這個東西。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總盼著去走親戚。比如說去我姑姑家,她家是我知道的知了猴產量最高的地方。

之所以產量高,是因為他們家兄弟多,好幾位宅基地都連在一起的,外圈是大樹,中間是空場,好找也好抓。

不過一般沒什麼事情,親戚間也不能亂串,當時交通全靠二八大槓和一天三班的城鄉客運,麻煩的很。

那一次特殊,父親廠裡的車去拉貨,正好經過我們這里和姑姑家,讓我們搭了一次免費的順風車。

不過讓人鬱悶的是,那天是多雲天,沒下雨,估計知了是挖不成了。

姑姑姑父看到我們去了,自然高興得很。畢竟是姑姑的娘家人,得好好招待,連外甥也得重視。寒暄完了,姑父就開始打水。當時都是壓水井,好在水挺旺,一會就是一大盆。

父親說你不過來說話,打那麼多水幹嘛?

姑父說說話有時間,中午在這裡吃,過會殺隻雞,讓三哥過來炒菜,先給小孩找點好玩的,來一趟不能白來。

要不說男人最懂男孩啊,知道我們想幹什麼。

等第一盆水潑到院子裡,轉眼就被吸乾,我們就知道姑父要幹嘛了。天不下雨,人可以打水啊,反正都是水淹七軍,何必非靠老天。

打水,有我們就足夠了,這連打帶潑。大人們樂的看個自在,這幾個傻小子,大熱天一身汗給我們加菜。

對我們來說,吃不是最重要的,玩才重要。

看我們潑水比較累,姑父找來一根膠皮長管子,綁到壓水井嘴上,這樣效率就高了不少。

院子實在大,這邊還沒澆完,那邊老哥就喊有知了猴了。

最早澆過的地方,水滲入的深,肉眼可見到處是星星點點的小洞洞。下面的知了猴感覺不對啊,怎麼突然天亮了,還又濕又熱,得趕緊出去。

有些根本不用我們摳,自己就爬出來了,一看周圍鄰居還不少,咋地你家也被淹了啊?這是做啥虧心事了?

旁邊的大公雞看到了,好東西啊,那還不得趕緊搶來開開胃。

結果剛過來,就被姑父它三哥一把抓住,可憐,臨死也沒吃上個知了猴,還和知了猴一起被吃了。

相聚在胃裡,身已不相連。

就這麼多半個小時的功夫,連摳帶撿,足足兩大盤是夠了!

這時候其他的菜都炒的差不多了,連大公雞都炒完了。這是大菜,我們這裡無雞不成席,必須是炒雞,絕對的人間美味。

知了猴放在最後,就是為了多泡一會,畢竟時間有限。

要不說吃就吃新鮮的,這新鮮程度僅次於生吃了。等泡好的知了猴控干了水分,倒在油鍋裡面一炸,嚓啦一聲香味就出來了,

這炸金蟬也是功夫活,火太大就糊了,火太小就軟了,全靠廚子的經驗和感覺。

一般五六成熱的油就可以,炸到漂起來顏色金黃趁熱撈到盤子裡,撒上點椒鹽。看起來油光閃亮,胃口大開,吃起來那味道酥脆還有嚼頭,噴香還不油膩。

一大盤的雞沒吃幾塊,炸金蟬兩盤子就沒了。

這大概是離家最近的野味,這個味道記憶太深。現在野生的是越來越少,能吃到真的野生知了猴,感覺挺不容易。

3、

搬家到城里以後,挖知了猴的機會幾乎沒了,有樹的地方地面都硬化了。

偶爾在學校操場樹底下發現幾個洞洞,能有一百多個人來搶,知了猴沒爬出來也嚇死在裡面,連坑都不用挖了。

沒想到,到了初三畢業的時候,平生第一次離開這個小城市,卻過了一把抓知了猴的癮。

父親雖然經常出差,但是生性謹慎,從來不願意帶著我們。

所以我到了初三畢業,也沒有離開過生活的這個小城市。和見多識廣的同學相比,又是自卑又是無奈。

沒想到機會很快就來了,我哥有個死黨朋友,姓楊,父母都喊他小楊,他邀請我們去他家裡去玩。

他家在小城北面的一個縣的深山里,他說山里多好多好,把我羨慕的非要跟著。

唯一的挑戰是,得騎自行車去!距離也不是太遠,120裡!

我最遠的距離,就是騎車回老家,才20多里,這一下翻了五六倍,我就傻眼了。

因為有幾個哥一起,父母也沒有阻攔,就是問我能不能吃的了這個苦,能就去,不能就在家蹲著。

那時候中考剛結束,我體育考了29分,滿分是50分。而且文化課感覺也一般,正是又煩又亂的時候,能出去一趟,機會難得,咬牙就同意了。

這一路多累就不說了,反正我把它們拖累的夠嗆。尤其是最後一段,還不通公路,大部分都是上坡的石頭路,有些地方得下來推著走。

不過沿途的風光真是好啊,晴空萬里,綠地如茵,遠望青山連綿,近看河流潺潺,心裡的煩悶一掃而空。

就這麼邊玩邊走,到小楊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那是1995年,相對來說這裡還是比較閉塞。

這個村子很小,一共也就是三四十戶人家,我第一次見房子是一層一層的沿著山坡蓋的。前面人家的屋頂,和後面人家的場院一樣高。

山里的人,淳樸的很,看我們來了,整個村的人都跑過來玩。

我一直覺得自己老是撿老哥的二手衣服穿很委屈,到了這裡才發現,縫縫補補三年三年又三年,真的就在眼前。

我是第一次感覺到了,什麼叫做沒有像樣的衣服,即便是人家穿了不要的,到了這裡都是搶手貨。

小楊的父親很高興,又有點發愁,兒子帶了這麼多朋友過來,那得好好招待。找了一根繩子,就要把家裡的一隻羊宰了,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

這可是養大了賣錢的羊,老哥他們連搶帶推不讓殺,畢竟都是一幫孩子,殺羊招待實在太過了。

對於山里人來說,來了客人,沒點肉,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多虧這時候賣豬肉的來了,小楊說買點豬肉吧,羊真的不能殺。小楊父親這才把羊給放了,小羊算是大難不死,長大了必有大鍋燉。

這些山里的村莊很零散,最近的市集也很遠,所以賣豬肉的都是推著車子一個村一個村的賣。

買豬肉的半天也沒幾個,最多的割了有一斤,有幾個就要半斤甚至二兩。

小楊父親一次買了二斤多,說炒菜加上包餃子,這就是豬肉販今天最大的生意。

而且我發現,他們買豬肉都不給錢,很納悶。

後來看豬肉販喊著結賬,逐漸有人送錢過來。這才明白,這裡的習慣是先欠著,等下次來的時候,攢夠了再給錢。

這就是九十年代山區農村的現實,真的是沒有錢,真的是很困難。

不管我們怎麼勸阻,小楊父親還是把幾個月的小公雞給殺了,還是那句話,無雞不成席。只不過這雞,我們吃得心裡很不是滋味。

小楊沒有吹牛,這裡的風景真是絕好。

滿山遍野都是各種果樹山貨,有野生的,也有人種的。用小楊的話說,滿山都是寶,就是運出去太難了。

要不說,要想富,先修路,確實是大智慧。

在小楊家旁邊,是一條從山上下來的小溪,水質清冽,甘甜異常。

小楊說我們從小就是喝的這個山泉水,家裡連壓水井都沒有,全村都指望這個泉子,從他記事起,就沒有斷過。

一邊說話,一邊往上走,終於到了這個小溪的源頭。

源頭是一個很小的洞口,進不去人,水就是從這個洞口流出來,下面匯聚成小溪。小楊說,這個泉子的水,沒有水銹

所謂的水銹,就是水垢,很多泉水實際上礦物質含量很高,燒過之後會形成很多的水垢。

我們回到小楊家,家裡十幾年的鐵壺裡面,都是乾乾淨淨的。

這才是真正的山泉!

網絡圖片感謝原作者

4、

這頓飯吃得高興,還有點沉重。我們沒想到百里之外的生活,是這個樣子。

吃完之後,天已經黑了,竟然有點犯困。一是白天確實夠累的,騎了一百多里路,二是這裡實在太安靜了,安靜的坐著都能睡著。

小楊說,別睡啊,過會還有好玩的。這麼一說,好像就不困了,不知道有啥好玩的?

大概八九點鐘,小楊拿了兩條尼龍袋子,又從鄰居家借了好幾個手電筒,一人一把,打著手電就來到了一片樹林裡面。

說實話,要不是有這幾個哥哥陪著,打死我也不敢過來。

天太黑了,真正的伸手不見五指。手電筒的光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周圍都是無盡的黑夜。

略微靠裡一點,手電筒對著一棵樹上下一照,果然有正在向上爬的知了猴。

這實在太驚喜了,以前家裡樹上老半天才找到一個,平常都是在地上挖,這裡簡直就是白撿。

這東西爬得又慢,有的一棵樹上不同高度四五個,帶著手套扒拉一下就掉到袋子裡來了,實在爽得不能再爽。

越往裡走,知了猴越多,後來多的讓我看到心裡都有點發麻,有些高處的都能看到開始脫殼了。

合在一起,大概弄了有個五六斤的樣子,小楊說差不多了,夠明天吃的了,回家睡覺去。

我問為什麼不多弄點?小楊說多弄了啥用啊,這個又不當飯吃,又不能賣。再說,還得留著下崽啊,不能給逮絕了。

這就是山民最樸素的可持續發展觀,不竭澤而漁。

回去之後,把袋子裡的知了猴倒進水桶裡,撒上一點鹽,這就終結了知了猴變身為蟬的可能。

有點可悲,也不可悲,可悲的是那,苦難的輪迴。

好在我手裡藏了幾隻,睡覺後我把它們掛在了蚊帳上,目的就是看它們到底是怎麼褪殼的。結果它們還沒咋地,我就睡著了。

夢裡總感覺天氣不好,一會就是一陣小雨。

第二天早晨起來,蚊帳上掛了好幾隻大蟬還有蟬蛻。我老哥說你咋想的,你也不怕它朝你身上撒尿。

原來不是夢!

大清早的,小楊父親就把知了猴給我們炸好了,吃了一些,剩下的分成好幾份,我們一人一份拿回家給家里人吃。

本想多呆兩天的,我哥他們商量了一下說得趕緊走,要不真把人家吃窮了。

這兩天一百多公里的來回,差點把我累死,以後再也沒有騎自行車跑那麼遠。看到了山里的生活,給自己的觸動很大,好好學習,才是正事。

這一晃就過去了二十多年,前兩年我們又去了一趟,小楊父親已經八十多歲了。看到我們去,高興地差點把全村人招呼過來。

唯一遺憾的,是當年一起去的哥哥裡面,因為意外事故少了一個,命運無常,感慨良久。

我哥他們都是五十上下了,青春少年轉眼成了小老頭。

這一次,老爺子真的殺了一隻大羊,放在大鍋裡面燉的,說這是吃伏羊。就是在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能讓身體更強壯。

這是真正的大山羊,那羊湯的美,沒齒難望。

我還心心念念問知了猴還有沒有,老爺子說有,就是少了,都被抓了賣了,現在交通也方便,山里好東西多的是。別看還在山里,但是能賺到錢了。

好在那個山泉水還有,很多人打這裡的主意要開發,幾經波折總算是保住了。山泉就是山區的命,沒有了山泉,就沒有了靈氣。

小楊的家裡,種了很多大櫻桃,光這個,就有很不錯的收入。

這一頓飯,吃得心滿意足,吃得非常開心。國家的發展進步,沒有遺忘這裡的小山村,二十多年間,地覆天翻。

剛剛聽說,今年的蟬,價格已經漲到了兩塊錢一隻,說是野生的我也不信。

這才是真正的金蟬啊,真正的唐僧肉,吃不起了,不吃也罷。

好在,我還有這麼一段抓知了猴吃金蟬的回憶,寫出來,比吃了金蟬還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或者自拍,善意使用,如有異議請聯繫。本文與現實生活沒有任何联系,歡迎閱讀放鬆。

靜寧:果農疏果忙提升品質助增收

陽春三月,微風不燥。在 靜寧縣 百萬畝起伏的 蘋果 園 裡,果樹展著新枝葉,黃豆般大小的幼果掛滿枝頭,果農已經開始了蘋果疏果工作。 走進靜寧縣 賈河鄉 山地萬畝蘋果園,果農賈新巧正自家果園裡忙著疏果。賈新巧介紹,枝條上每間隔10-20厘米,都需把多餘的和長勢弱的花簇摘除,保障後期...